作者:胡老师
在之前,教育部就明确规定了一件事:所有从事教学工作人员必须具备教师资格证才能上岗。去年年底各省教育部门对各学校、各线下教育机构进行了排查整改,力求做到每一个在岗教师都持有对应学科的教师资格证。而在2019年7月15日,教育部召开发布会,发布、解读《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一下简称《实施意见》,介绍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成果和地方经验。而这个《实施意见》的实施是在2020年6月开始哦,究竟这个“意见”和教师资格证有什么关系呢?下面来拿要点说说:
这是国家层面颁布的第一个专门针对校外线上培训活动的规范性文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有力促进校外线上培训持续健康有序发展。
从事学科知识培训的人员应当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应教师资格
在《实施意见》当中提出,特别是学科类培训人员要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应教师资格,这也是《教师法》里面规定的,也是去年国办80号文件《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当中对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强调,如果没有合格的教师素质,导致对学生培训行为不规范,受害的还是我们的中小学生,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必须要严格要求,这是依法依规提出的要求。
培训机构整改的时间截止到2020年的6月份
其中明确教师不再是“铁饭碗”,也要遵守规则,不要因为触碰了政策的底线,导致铁饭碗不保!
这五类教师,要面临解聘!
01无证的教师
教师资格证现在已经成为教师从业的门槛。但是现实情况是,很多人并没有获得这个证书,还打着名师的旗号到处开设辅导班,教学生。
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国家的有关规定,而且耽误了学生们的宝贵时间。所以这种情况一旦被发现会马上被撤销代课的资格。
正在考取教师资格证的小伙伴们注意了,想成为教师,教师资格证是最基本的入场券。
02编制内开设辅导班
前几年的时候,有些地方会出现一种乱象,就是一些老师在课堂上不教授完整的知识,反而是让学生们在课下参加自己办的辅导班,借此收取高额的补课费用。
这样没有师德的老师让同学们不能接受公平完整的教育,而且这些老师的课堂质量不能保证,导致学生们成绩下降。
教育部针对这样的现象严厉打击,凡是发现有类似行为的老师,马上开除并且吊销教师资格证。
在教育部严厉的打击之下,现在这种情况已经减少了很多。但是那种利用寒暑假时间开设辅导班的行为也是不被允许的。
所以在编制内的教师如果想要通过开辅导班的方法增加自己的收入,还是尽早放弃这种想法吧。
03消极授课
以前老师是一个非常稳定的职业,而且也没有什么比较固定的任务,每个月拿固定的工资。
这种工作模式让有些老师消极对待工作,认为学生们的成绩如何和自己的工资没什么关系,所以不认真备课,拿以前的老教案来教新学生,这种一成不变的工作模式跟不上时事的变化,自然会影响教学效率。
现在学校有权利和这种消极对待工作的老师解除合同,也就是说如果老师的授课不被大多数学生接受,或者学生们的成绩过差的话,老师是有可能被开除的。
04年度考核连续两年不合格
教育部明确规定:教师在年度考核中如果出现2次考核不合格者,就要面临被解聘的风险,这让很多教师在职期间不得不严以律己。
这其实也是教师进入事业编之后,随着事业编的一个改动。
05辅导班的“假”老师
现在学生们的课业压力都不小,而且很多孩子在课后还要上辅导班。因为市场需求非常的旺盛,所以市面上有各种各样的辅导班,至于辅导班的质量可以说是良莠不齐。
但是很多辅导班聘用的老师都是无证上岗的,教学质量自然也无法保证,而且有的辅导班还存在乱收费的现象。
所以这些年来教育部严厉打击有这些现象的辅导班。对于无证上岗的教师,教育部也会强制下岗。而且《意见》中强调要在今年6月底前完成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