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服务型政府行政管理
内容提要:行政管理工作本身具有综合性、复杂性,接触面相对较广,不仅要参与政务,还需管理事务,为促进行政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应加强办公室的沟通协调。基层行政管理人员作为执行政策、行使权力和服务群众的代表,其综合能力素质的高低直接代表着党、国家和所在单位的形象。随着编制体制改革的深入、反腐正风力度的加强和安全管理要求的提高,基层行政管理人员感到压力逐渐增大。政府行政管理改革是政府职能转变,从而使政府行政管理转变成服务型政府。改变以往的行政管理理念,做到以人为本,为人民办实事,让人民群众更能感受政府对人民的关怀与重视,从而使中华民族繁荣昌盛。本文将对行政管理工作中办公室沟通协调对策加以探讨,主要以基层行政管理人员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来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办公室沟通协调 工作压力 政府行政管理 革新策略
办公室对行政管理工作的落实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办公室工作应按科学发展观相关要求,创新思维,努力探索,促进行政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编制体制改革的深入、反腐正风力度的加强和安全管理要求的提高,基层行政管理人员感到压力逐渐增大。故而,基层行政管理人员正确对待压力,确保心理健康,不仅仅是自身素质稳步提升、有效推动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也是单位加强自身建设的必要条件。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困难和挑战的形势依然严峻,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在处理日常事务中遇到的困难、压力等各种矛盾愈加突出,这无疑对于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的心理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一、办公室管理工作的职能
办公室是一个单位的“窗口”,在行政管理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办公室人员应对办公室的地位加以重视,使其更好适应时代发展趋势,促进办公室管理水平的提升。办公室作为联系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桥梁,确保事业单位每个环节的有效衔接,树立全方位服务理念,创建良好的“窗口”形象,确保办公室各项工作的一一落实。办公室管理工作具有多项职能,包括:综合职能、协调职能、参谋职能、服务职能以及督查职能。
(一)综合职能。综合职能作为办公室管理的主要职能,是实现内外沟通、协调各方的重要枢纽,同时也是单位管理系统的心脏。一般来说,单位许多决策由办公室来负责,行政管理工作实施情况应及时向办公室反馈。
(二)协调职能。除综合职能外,协调职能也是其中之一,该职能贯穿于单位各项管理工作当中,办公室应协调好单位各部门间的关系,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办公室起着承上启下、联系内外的作用,可使单位各部门工作步调一致,确保单位工作目标的有效统一,为自身发展创造更优质的环境。
(三)参谋职能。办公室作为领导的助手与参谋,平常与单位领导接触较多,能第一时间获取上级精神,了解单位领导工作思路,同时还参与到单位决策过程中,从而赋予了其参谋的职能。基于此,办公室人员应依据领导意图,把握上级决策,广泛收集信息,听取基层意见,实施改革创新,更好地辅助领导决策。(四)服务职能。众所周知,办公室在单位行政管理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职责是为人民群众提供高效服务,在办公室管理中,应围绕中心工作,树立服务意识,对人民群众的诉求加以了解,尽自己的能力来解决各项问题。(五)督查职能。所谓督查,实际上是指对单位或单位领导推行的决策落实情况加以了解,督查职能的落实是促进单位各项工作实施的主要动力,如相关决策无法有效执行,便会对整体工作效率造成影响。办公室管理在事业单位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随着事业单位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工作方法和新思想不断出现,办公室管理的弊端也随之暴露出来。主要表现为办公室管理体制不完善,尤其在事业单位综合性监督管理方面还需不断完善;处理重大事件的能力不足,缺少对重大事件的处理措施和方法;档案管理工作不到位,部分办公室工作人员对档案重视程度不够,意识较为淡薄;相关办公室人员业务素质较低,导致工作效率降低。
附件: